5月车市:自主走向海外,合资跟上大部队
2023-11-30 12:23:59

5月历来都是月车汽车业淡季。从历史数据来看,市自上这个月的主走资跟汽车产销数据普遍低于4月 。但2023年5月是向海个例外,乘联会数据显示 ,外合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4.2万辆 ,部队同比增长28.6% ,月车环比增长7.3%  。市自上

缘故无他  ,主走资跟一系列诸如促消费政策持续释放 、向海国六b预留缓冲期和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 ,外合推动了车市增长 。部队



这也意味着,3月份以来车市促销热度逐渐消退  ,市自上消费者逐渐停止观望 、主走资跟逐渐回归理性,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。加之近期车企纷纷推出大量重磅新车和低价新品 ,助力市场需求温和回暖 。

具体到厂商零售销量排名,Top10中自主品牌占据了4席;而厂商批发销量排名方面 ,自主品牌占据了5席 。至于市场份额,5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0.3% ,同比增长4%。种种数据都在指明 ,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走向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 。

卷起来 ,才能相互进步

单月销售24万辆,比亚迪5月创下月度历史新高;奇瑞集团销量13.9万辆,同比增长63%;吉利汽车5月销量超12万辆,实现连续四个月同环比双增长;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2万辆,同比增长44%;长城汽车销售重返10万辆水平,新能源与海外销量均创历史新高。

在6月高考季来临之前 ,自主品牌便率先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。无论是整体的市场份额  ,还是新能源车细分市场  ,抑或是海外市场 ,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 。



比亚迪激进的月销量优势,带给其他自主品牌重大压力 ,也昭示着新能源车市场的潜力重大 。但掌握“三电”核心技术自研的比亚迪 ,全球有且仅仅有一个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,其他自主品牌在5月份也纷纷“亮剑” 。

吉利新能源车5月销量27036辆 ,同比增长约38%;长安系自主品牌新能源车5月销量29288辆 ,同比增长113.42%;长城新能源车5月销量23755辆,销售占比提升至23.52% 。无论是销量抑或是占比,它们均迎来了新高 。



背后 ,离不开众多重磅新车的强力加持。哈弗枭龙(参数丨图片)/枭龙MAX 5月15日上市,蓝山DHT-PHEV首个完整销售月达到5136辆,还有热度颇高的银河L7在5月底正式上市。多款插电混动产品的上新 ,明显是冲着比亚迪而去。

相信随着其他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的上量,比亚迪在插电混动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,很快就会被削弱 。

走出去,提升世界认可度

除了比亚迪等极少数品牌外 ,大部分传统车企的转型之路 ,都是异常痛苦的 。尤其是那些跨国汽车巨头,更大的体量以及更复杂的组织架构,需要更多的时间 ,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 。

不堪重负如铃木 、Jeep 、雷诺已经离中国市场而去 ,但也有All in纯电的品牌 ,即使现阶段销量和业绩再不堪,也要在中国市场留有一席之地。像专注于内燃机的马自达,就算砍掉一家合资公司也要留在中国市场,足以可见证中国市场的诱惑力和先进性。

换个角度看,在如此之卷的市场中都能迎来爆发期,自主品牌的出海方案是不是该大张旗鼓地推进了 。其实,不少自主品牌的出口之路已经走上了快车道。



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5月乘用车出口(含整车与CKD)30.2万辆,同比增长64.0%。其中 ,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0%。5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24.6万辆 ,同比增长75.0% 。不知不觉间 ,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,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体现优异 。

可以预可见 ,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,中国制造的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在出口市场会有较长久的生命力,在海外的认可度将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 。

油电同价 ,合资也跟进

一边,是借着新能源车势头不断侵蚀市场份额的自主品牌 。另一边 ,便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合资品牌。

乘联会数据显示,5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.6%,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8.0% ,同比分别下降2.4%和2.9%。反倒是美系品牌,市场零售份额达到8.1% ,同比增长1.2% ,特斯拉可谓是功不可没。



德系虽然大规模布局纯电动领域 ,但目前激起的水花相对有限 。日系目前仍以普通混合动力为主,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产品无论是竞争力还是售价,都需要时间去打磨。在“油电同价”的打击下,它们也一改以往的定价策略,凸显了对中国市场的敬畏之心。

例如5月份扎堆上市的新车,全新别克君越打着“油电同智”的旗号登场;全新一代雅阁上市,直接将普通混合动力车型砍掉 ,仅仅保留插电混动版本和传统燃油版本;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上市 ,售价区间为18.99-19.99万元。



从上市车型来看,合资品牌现阶段已经逐渐跟上大部队  ,适应了自主品牌的玩法和节拍。或通过“油电同智”赋能传统燃油车 ,进一步提升智能用车体验;或降低姿态,推出更接地气的插电混动版本车型,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。

综述

燃油时代,中国车市竞争格局主要围绕着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展开,格局已定 。电动时代  ,简单的局面复杂化,演变成自主品牌  、合资品牌和新势力的三国争霸赛,乾坤未定之时 ,你我皆黑马 。

拥有先发优势的自主品牌 ,优先抢占市场份额和用户心智 ,但这并不意味着合资品牌彻底失去了反抗的机遇。

以往汽车行业的经验告诉我们  ,仅仅要品牌战略足够清晰,决策机制足够迅速,产品力足够出色 ,价钱足够惊艳,体验足够颠覆 ,市场的包容性是十分之高的。同时 ,这也成为淘汰赛中的关键所在 。

(作者:新闻中心)